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,京九線和長江交匯點,北臨長江,東傍鄱陽湖,自古以“雄、奇、險、秀”聞名于世,是我國的一座千古文化名山,世界遺產地、世界地質公園、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,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廬山旅游資源極其豐富,素以風景名山、文化名山、教育名山、宗教名山、政治名山著稱于世。風景區內有16大自然奇觀, 474處景點,形成了“春山如夢、夏山如滴、秋山如醉、冬山如玉”之美景。廬山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,是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、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、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。二千年來,李白、白居易等1500多名文學家、政治家、藝術家相繼登臨廬山生活、游覽,寫下4000余首贊頌廬山的詩詞歌賦。廬山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勝地,白鹿洞書院創建于公元940年,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。廬山有完備的宗教文化,集佛、道、天主、基督、伊斯蘭教等教于一山。廬山有近代國際別墅群落,至今保留完好的有英、美、德、法等25個國家風格各異的別墅1000余棟。在中國名山中,唯獨廬山擁有這樣大規模和高層次的“世界村”。二十世紀二十年代,中國共產黨人在第一次大革命失敗以后,齊聚廬山仙巖飯店,醞釀了著名的南昌起義,進而在南昌打響了中國革命的第一槍!解放后,黨的三代領導核心毛澤東、鄧小平、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登臨廬山,使中國逐步走向繁榮、富強,人民生活富裕、安康。
廬山旅游服務設施齊全配套,交通便利,通訊發達,現已形成了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齊全,供水、供電、交通、郵政、通訊配套的綜合性多功能旅游服務體系。全山有賓館飯店160余家,接待床位1.5萬余張。近幾年來,廬山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總量達260萬人天次。改革開放以來,在省、市委,省、市政府的領導下,廬山管理局帶領全山人民群眾同心協力,奮發拼搏,風景名勝區的保護、建設、管理事業全面進步,旅游經濟持續、快速、健康發展,景點建設展現新姿,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,精神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。自1991年起每年都受到國家有關部委表彰,先后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、全國衛生山、安全山、文明山、全國文化先進區、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、國家地質公園,并通過了IS0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。
環境是我們最大的品牌,保護是我們的使命,誠信是我們的生命,服務是我們的幸福。二十一世紀,廬山人民正以嶄新的姿態,再接再厲,團結一致,努力奮斗,堅定地向創建世界一流的風景名勝區和學習型世界名山邁進,努力把廬山建設成為令境內外游客向往的地方。